1851年5月1日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在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开幕,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届世界博览会的诞生。更有意义的是,中国的一位商船船长身穿清朝服饰出席了开幕式并被英国画家亨利·赛伦斯绘入照相式的油画《水晶宫博览会开幕仪式》,从而留下了中国人参加世博会的一段佳话。
1850年9月26日,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展馆在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开工兴建。设计师为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。6个月后,这座采用玻璃和铸铁预制构件的主展馆如期竣工并引起了轰动。29万多块平板玻璃覆盖在总长564米、宽124米的建筑上,壮丽辉煌,晶莹剔透。
在建造水晶宫的过程中,为了保留一片大榆树,帕克斯顿采用108英尺的大跨度拱顶(高度相当于巴黎圣母院),终使其成为建成后的水晶宫内一景。水晶宫的建成促进了19世纪建筑技术的发展,成为工业化建筑的先驱。
二.1889年第四届巴黎世博会
1889年巴黎世博会恰逢法国大革命100周年。在法国商业部长劳克洛的力主下,成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建筑———埃菲尔铁塔,也使其最终成为法国的象征和世博会历史上最富创造性的杰作。爱迪生的发明———白炽灯的出现,使世博会夜间开放成为现实。这是一届空前成功的世博会,3225万名参观者和165万美元的盈利为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埃菲尔铁塔的建筑设计师为古斯塔夫·埃菲尔。埃菲尔铁塔1887年1月28日动工兴建,1889年3月31日竣工。埃菲尔铁塔重达7300吨,使用15000个锻铁构件和105万个铆钉。原始高度312.27米,分为3层,共有1792级阶梯。整个展览会期间接待游客超过189万名。埃菲尔铁塔既是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今天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。
三.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
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,是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400周年而举办的,也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博览会之一。博览会的场地选在远离市中心的密歇根湖畔的杰克逊公园。负责整体建筑的伯纳姆属主张总体布局对称、具有雄伟气派的复古法国学院派风格的建筑师,因此博览会的建筑是折中主义建筑类型的典型代表,主要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。尽管博览会展馆都是临时建筑,但由于建筑的檐口都设同一标高,外立面采用复兴式并涂上白色,因此又被称为“白色之城”,同时也确立了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基调,其风格影响深远,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。
妇女馆出自美国波士顿27岁建筑师海登之手。室内装饰着美国印象派女画家卡萨特的作品,与外建筑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相得益彰。馆内陈列的展品反映了妇女在教育、艺术、科学和工业领域内作出的贡献。这是世博会历史上专设妇女展馆。
四.1900年第五届巴黎世博会
1900年第五届巴黎世博会占地550多英亩,超过了以往四届在巴黎举办的世博会,并次使用“世博会”名称。同时开了将奥林匹克运动会(第二届)与世博会放在同一座城市(巴黎)举行的先河,不仅为世博会增色不少,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,最终以超纪录的5000多万参观者而载入史册。巴黎地铁成功运营。
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,以发明者工程师菲利斯命名的世界个“菲利斯大转轮”作为“大道乐园”的当然主角与观众见面,标志着流行文化的兴起。大转轮高80米,共有36个轿厢,每个可容纳60名游客,同时可供2000名左右的游客享用。游客可在轿厢内俯瞰整个世博会全景。7年之后的1900年巴黎世博会将“大转轮”再次引入,引起更大的轰动,从此开始进入世博会。